我校思明校区防洪排涝改善工程全面启动


发布时间:2019-03-14      浏览次数:

以往大雨来袭,我校思明校区易形成积涝,甚至开启“囊萤映水、石井飞流、卧石求鲤的看海模式”,这一情况将在防洪排涝改善工程开展后得到改善。目前,我校已完成工程勘察、施工图设计、招标等前期工作,项目计划于3月15日全面动工。这是我校践行“绿色校园”理念、推动生态海绵校园建设的重要探索与举措。

由于我校西校门片区地势相对较低,西校门口为演武路及校内片区最低点,地面标高比演武路标高低0.5m以上,因此,每当强降雨来临时,雨水汇集于此区域,无法及时排出,造成西校门片区成为“逢雨易涝,逢暴雨必涝”的“重灾区”,给师生、车辆通行造成极大不便。

为尽快消除西校门积涝安全隐患,去年,我校实施了凌云路、建南大礼堂、芙蓉7—9片区截水沟改造工程,通过设置截水沟、雨水管道收集路面积水等方式提升排水能力。此举在应对“8·27”暴雨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省、市领导的持续关心和支持下,我校与厦门市市政园林局等相关单位多次进行现场勘察研究、专家论证,于近日全面启动思明校区防洪排涝改善工程。改造完成后,校内段排水标准将提高至100年一遇标准,校外段将满足50年一遇标准。工程内容包括:

1.在化学湖西侧新建一座排涝规模为6.5m3/s的排涝泵站。

2.新建一根直径2m的压力管道,由化学湖排涝泵站沿校内囊萤路、演武路出海。(演武路段由厦门市市政园林局负责建设)

3.新建西校门至西大沟排涝箱涵,将西校门的雨水引入化学湖,通过化学湖排涝泵站排出。

4.新建同安楼至化学湖排水管道,并在同安楼、化学楼周边进行海绵化改造。

目前,校内同安楼—化学楼排水管道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其余项目也正在有序开展中。我校将以思明校区防洪排涝改善工程为契机,科学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这既是我校“双一流”建设的需要,也是向我校百年华诞献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