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31日,全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我校邱伟杰副校长应邀出席会议,并作题为《绿色校园 智慧节能》的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构建绿色校园,是高校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有的责任担当。近年来,我校坚持贯彻党和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方针,不断丰富节能减排内容,扩展节能减排领域,“十二五”期间我校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电量、人均用水量均低于部属高校的平均水平,节能工作走在全国高校前列。
近几年,我校的节能工作主要有五大经验:一是管理机制有“宽”度。通过成立学校、学院两级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分别负责学校和部门的节能减排工作,节能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先后出台《厦门大学水电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厦门大学绿色大学实施纲要》等管理制度,筑牢绿色校园顶层设计。二是管理手段有“广”度。我校不断探索节能的新方法新思路,先后投入1110余万元建设厦门大学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校园建筑用能用水。目前平台总计监测建筑209栋,建筑面积达127.5万平方米,助力校园节能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三是改造模式有“亮”度。为纾解资金不足的难题,我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校内热水系统、照明系统等进行改造,利用社会资金达3000余万元。四是潜力挖掘有“深”度。我校更换11万余支节能灯,年节约用电450万度;建立3个污水处理站,以创新型工艺保证再生水的水质标准,总处理污水规模达8800吨/日。五是节能宣传有“力”度。打造绿色校园,不仅要有绿色“硬件”作支撑,诸如节能宣传等绿色“软件”也同样重要。从新生入学开始,我校即发放“绿色文明手册”,树立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此外,我校也开设多门节约能源资源公共课程,依托社团组织学生进行节能实践,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等,力求实现节能宣传全过程育人,让绿色理念内化在师生心中。
建设绿色校园,既要集中攻坚,也要久久为功。接下来,我校将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将智慧节能融入到校园规划的顶层设计中,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提高校园节能工作的科技含量,确保绿色校园建设可持续、常态化、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