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处谢银辉处长应邀出席厦门市保护文化遗产工作座谈会,并作为落实文物保护措施比较到位的单位代表在会上作经验交流。
我校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18栋,其中嘉庚风格建筑楼群15栋(群贤楼群、建南楼群、芙蓉楼群)、鼓浪屿原日本领事馆3栋,另有市级文物保护建筑1处(演武亭遗址),是拥有国家级文保建筑数量最多、体量最大的高校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 <>福州古厝>序》中提到,“古建筑是科技文化知识与艺术的结合体,古建筑也是历史载体。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在老建筑的保护上,我校一直不遗余力——为它们申请文物保护单位,制定《厦门大学文物保护建筑暂行管理规定》,逐步调整文保建筑内的使用单位,将对建筑物破坏性较大的理工科学院调整为文科单位,等等。特别是,自2009年起,在省、市文物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积极争取到教育部及国家文物局专项资金支持5401万元,用于群贤楼、集美楼、同安楼、映雪楼、南安楼、成义楼的修缮。在修缮过程中,学校始终秉持文物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多地保存文物蕴含的历史信息,尽可能地保持原貌。国家及省、市文物局相关领导对我校重视文保建筑的保护、管理及修缮的工作都给予了高度肯定。
目前,我校业已完成群贤楼、集美楼、同安楼、映雪楼、南安楼的修缮工作,正在开展成义楼修缮工程,其他楼栋的修缮工作也已列入计划安排。这些嘉庚风格建筑是厦门大学历史的见证,是嘉庚文化的象征,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物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文保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文保工作水平与质量,保护好“祖厝”,把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完好地留给下一代人。
(资产与后勤事务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