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厕管理 打造文明公厕


发布时间:2013-12-26      浏览次数:

美国教育学博士朱莉·霍兰在《厕神:厕所的文明史》一书中指出,文明并非源于文字的发明,而是由于第一个粪坑的出现,人们才不再到处游走躲避自己的粪便,从而最终定居下来形成古代文明。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人关注公厕的建设与管理。公厕更是校园文明的窗口之一,也是衡量校园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校园公厕建设,多次就公厕改进及管理问题召集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专项讨论,并逐步对公厕的硬件方面进行升级改造。

2011年1月学校对人流量集中的集美三角公厕进行更新改造,之后陆续对西校门信箱公厕、群贤公厕等也进行了硬件提升;此外,学校针对校区布局调整后校本部学生数量攀升的情况,特在芙蓉隧道两端各增设一座移动厕所,为来往师生解决如厕之急。

根据校领导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公厕管理服务工作,今年下半年资产后勤处与后勤集团一同到厦门市多处公厕实地调研后,讨论并制定了新的《校园公厕物业服务实施方案》。新方案提高了公厕保洁服务标准,整合了各公厕的服务人员配备,更新了统一工作服装;与此同时,新方案还强调突出厕所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过摆放绿植、悬挂图片等方式,潜移默化倡导师生文明如厕,共同打造校园文明公厕。

保洁工人正在清洗移动公厕

更新硬件设施后的南光六公厕保洁工人正在清洗移动公厕更新硬件设施后的南光六公厕

更新硬件设施后的集美公厕

提高保洁标准后的集美公厕窗明镜几更新硬件设施后的集美公厕提高保洁标准后的集美公厕窗明镜几

新方案实施后,资产后勤处工作人员定期对公厕的管理进行监督、量化考评,从着装文明到服务态度,从要求卫生无死角到规范保洁记录,每一个细节都是评分点,严格监督,让师生切身感受到公厕的变化。新方案施行至今,校园公厕的点滴变化获得了师生的好评,一线服务员工也表示人们的如厕行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更加爱护公共设施,自觉节约水资源和纸张,管理方和使用方的不断进步让我们的校园公厕成为美丽校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Top